上海市福建商会将举办三十周年庆典
12-10
上海市福建商会将举办三十周年庆典
编辑:群大电商中心 12.10注
上海市福建商会将在沪举办十周年庆典。届时,上海、福建两地的领导,各地的闽商代表,上海市福建商会会员们将齐聚一堂,共庆商会成立三十周年。

回首三十年春华秋实,一路走来,上海市福建商会在磨砺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三十年风华正茂,一路前行,上海市福建商会牢记理念宗旨,弘扬闽商精神。闽商弄潮,扬帆上海

群大集团董事长杜云平等福建企业家们合影
上海市福建商会自1988年成立以来,团结引领广大企业家会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成效显著、美名远扬,充分体现了“四好”商会的积极作为和良好形象。商会如此,闽商更是如此,翻开上海近代史,一批又一批的闽商在上海滩崭露头角,创业创新;回望改革开放40年,一个又一个实力强劲的闽商企业落地上海……

走在街上,随处可见来自福建的兴业银行;到外滩观赏风景,黄浦江边一排排气宇轩昂的楼宇,有不少是在上海的闽商开发的;装修新房要挑选建材,闽商已经“垄断”了上海大部分建材零售终端……闽商企业的身影早已融入到了上海的方方面面,一批实力强劲的闽商企业正在大上海稳健崛起。
上海闽商,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融入上海,建设上海,闽商已经成为上海这个国际商业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个全球标志性城市,正以闽商为荣。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近代,在上海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闽商与粤商一度双峰并峙,开拓或独占了航运、棉花、蔗糖、国产纸业、果桔、炒货、檀香、蓝靛等诸多行业。
闽商,在当时甚至成了一些行业的代名词。
image.png三山会馆办公址
image.png龙柏饭店18号馆成为现在新办公址

在上海老城厢,曾有不少福建会馆,从现在保存最为完整的三山会馆中就可窥见闽商当年的殷实。然而三山会馆并不是福建会馆中最古老、最兴盛的一个。根据碑刻资料记载,最早出现的福建商人会馆,是泉州和漳州人于乾隆年间集资公立的泉漳会馆。
当时闽商在上海的经营行业,一般可根据出身地不同做出个大致的分类。泉、漳两府商人多为船商,以贩运业为主,种类主要有海鲜、木材、漆器、砂糖等;莆田人几乎垄断桂圆、荔枝等行业;福州产桔,福州人多从事果桔业……
上海曾经是糖的集散中心,而当时最早经营糖业的商人,以福建居多,浙江仅位列第二,之后才到镇江商人和本帮。
当时闽商在上海的兴盛程度可以从当时的诗歌中窥见一斑。在乾嘉《上洋竹枝词》中有诗云:“洋行街上持筹者,多学泉漳鸠舌声。”充分说明了闽商经营的盛况。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学术界在研究上海客籍商帮方面时有佳作问世 ,他们一般都从明清会馆公所、上海总商会、同业公会、上海的移民等问题切入,从整体上勾勒客籍商人在上海近代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比如张仲礼教授主编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编著《上海对外贸易》都论及闽商在上海近代工商业发展中的开拓作用;熊月之教授主编的《上海通史》与谢俊美教授的论文《清代上海会馆公所述略》,从行业、行帮、社团的角度涉及闽商或泉漳会馆;黄启臣教授主编的《中国地域商人丛书》主要着眼于一度活跃于国内外的闽商,同样也对上海闽商的活动有提及。所有这些著作和论文都从各自研究的专题出发,涉及到泉漳会馆和闽商在沪的活动。
再从头生平值中兴,欢起百忧毕
image.png2018.1.8,王志雄、王光远、李家荣、黄建平、萨支申、陈秋途六位领导倒金沙共同启动闽商宣言仪式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上海闽商大都返回原籍。直到80年代初,才又有一些福建人来到上海,从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做起,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1992年浦东开发后,已在闽粤先期改革中尝到甜头的闽南、福州和莆田人,陆续来到上海,进行二次创业。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海外闽籍商人也将上海作为投资发展、产业升级的重点,上海闽商群体迅速壮大。如许荣茂,就是这一波重返上海滩的闽商中,表现最为抢眼的一个。
此外如大名鼎鼎的印尼三林集团(印尼首富、闽籍华商林绍良创办)、马来西亚嘉里集团(闽籍富商郭鹤年兄弟创办),都以上海作为其返回内地投资的重心。
据上海市福建商会2007年统计,在沪新闽商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总数已达5万余家,注册资金在百万元以上的有一万多家。其中有兴业银行、世茂集团、龙工集团(主营工程机械)等为代表的金融、房地产和制造业龙头企业,近年来还出现了近200个规模较大的钢材、木材、建材、茶叶等专业市场,俨然重现100多年前老一代闽商叱咤洋行街之势。
2003年,均和集团以注册资金70亿元大手笔在上海滩宣告成立。这家集全球能源交易(石油化工产品、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资源等国际国内贸易)、金融控股(融资租赁、保险等)、房地产开产、大健康及清洁能源产业投资、实业投资(航空配套设备、重型机械等加工)等为主的集资源、能源、金融、大宗交易、实业投资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在立足上海后,以惊人速度在上海、厦门、武汉、香港等地设立多家子公司。
2009年,宝龙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闽商企业,在全国拥有66个物业项目,集购物、餐饮、休闲及娱乐设施于一身的宝龙广场,在上海乃至全国形成了独特的商业地产模式。
从夹克之都晋江走出来的企业——劲霸男装,以民族品牌的强劲势头,在上海蓬勃发展。作为中国高级茄克的领先品牌和商务休闲男装的开创性品牌,专注做茄克30多年的劲霸,在全国拥有品牌专卖店2000余家,连续13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总部位于上海的齐屹科技,以齐家网为业务主体,其业务主要包括营运室内设计及建筑网上平台以及自营室内设计及建筑业务,目前已在全国308个城市落地,月独立访客超5000万。
“喜马拉雅”是近年来在蓬勃兴起的闽商企业,公司总部在上海,是知名音频分享平台,总用户规模突破4.7亿,在移动音频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超70%以上。
创建于1995年的阳光城(控股)集团,集团董事局主席林腾蛟先生率领阳光城团队,以“做中国最受尊敬的成长性企业”为目标,发扬侨商“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回馈桑梓,报效祖国”的优秀传统,从办学兴教开始,投资家乡和祖国各地,构建了涵盖教育、酒店、旅游、房地产、金融、投资等产业的多元结构。
全国十强,内贸运输排名全国第三,外贸运输位于全国前十集团可调配船舶几十艘,控制总运力达到410万吨,年运量已超过5600万吨的规模……成立于2001年的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市福建商会的监事长单位,在国内多个沿海城市形成了强大的航运网络格局,同时,从事全球海上散货运输的船队和经营管理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区域深耕”和“中高端精品”的方针战略让融信集团在发展中取得了喜人佳绩,并于2016年于香港联交所上市,总部位于上海。集团在福州、漳州、厦门、上海、杭州等地已累计取得土地近3000亩,总投资额超600亿元。不但在海西经济区楼市保持龙头领先地位,而且正积极探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核心城市群发展,目前融信已基本形成“1+N”的优势布局,即以一座一二线城市为核心,辅以多座潜力卫星城环绕的布局模式……
人生往往如一道轮回,不知不觉间,又会从远方回到起点,商人的足迹同样如是。新一代的上海闽商与他们的前辈之间,极少有血缘或亲缘上的联系,但他们的天性和直觉却惊人相似,对上海这个商人实现梦想的天堂,热爱如故。
看今朝海内贤豪客,与君心莫逆
1988年11月,上海市福建商会成立,意味着新一代上海闽商开始以更加团结、更加强劲、更加规模化的发展势头,在上海这个国际商业大舞台施展拳脚。这一代闽商创立的商会,是一个崭新的商会。
为更好服务会员,商会秘书处设办公室、会员部、宣传部、财务部、联络部等办事机构,以及为会员量身打造而打造的金融中心、国际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六大中心。同时拥有分支机构12个(其中行业分会9个,联络委员会3个)。
如今的商会拥有直接会员企业6000多家,团体会员单位商会(市、县区商会)60家,团体单位会员2万多家。2013年,商会荣获“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的殊荣,成为上海市首家5A级省级在沪异地商会。商会党支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商会组织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桑梓,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受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编辑:群大电商中心